中國時報【報導王盈文】
圖片提供蒲浩明劉戀文化基金會即日起至10月30日止,於新莊客旅人文藝術館舉辦台灣雕塑世家蒲添生、蒲浩明、蒲宜君三代聯展,現場除展出曾因裸體引發爭議的雕塑《陽光》之外,還有數件國際得獎作品,為難得一見的藝壇饗宴。
蒲添生 台灣雕塑藝術先驅
策展人王丕德表示,蒲添生是台灣前輩畫家陳澄波的女婿,出生於嘉義,原習繪畫,1933年留學日本,進入東京帝國美術學校,師事日本雕塑大師朝倉文夫10年。日治時期引進西洋古典雕塑美學,一生創作約保留兩百多件雕塑作品,其作品打破社會禁忌,為台灣早期保守的雕塑藝術觀念開拓「人物胸像」與「人體雕塑」風氣先河,其作品三次入選法國沙龍,是台灣重要前輩雕塑家,也是台灣近代雕塑的拓荒者和雕塑教育的先驅。
展覽最值得報導的是蒲添生中期代表作《春之光》,完成於1958年日本朝倉文夫雕塑私塾,女體豐木製地板鋪設滿圓融,作品姿勢雖處於靜止狀態,但身體每個部位都有動態的微妙變化。蒲添生的創作堅持用一生的努力、自信且敏銳抓住不同人體特殊的神韻,因此,每一件作品都有不一樣的品味跟感覺。
蒲浩明 東西文化多元轉化融合如何登記公司
蒲添生長子蒲舊公寓整修浩明,留學法國,五次入選法國沙龍,融合父親蒲添生的基礎技法與東洋美學薰陶,留歐期間,受西洋美術洗禮,風格跳脫古典具有現代感。其代表作品《伏羲氏》獲得法國藝術家沙龍雕塑類銀牌獎、台北市蔣渭水紀念公園的蔣渭水銅像、嘉義市中央噴水池棒球投手像《KANO 1931》、故宮南院公共藝術《鳳點水》,均出自其創作。這次,蒲浩明展出的不鏽鋼系列作品有《那天Ⅱ》,及散發出濃烈的古典希臘雕塑風格的《憩》。
蒲浩明在雕塑創作發展上,將東西文化做多元的轉化與融合,他說,藝術創作的可貴在於有一顆自由的心靈,但是自由心靈的創作舒放,需要有紮實的地基,以及對本質上的了解及運用,孕育之後所產生的轉化現象。王丕德說,蒲浩明的藝術生命,來自傳統與現代、東方與西方之間自在的轉化,雕塑呈現多元與獨特風格特質。
至於蒲添生孫女蒲宜君,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,留學英國,運用外曾祖父陳澄波堆疊的油畫技法,創作出《小舞者系列》,刻意保留捏塑手感,將舞者的曼妙舞姿,化成簡潔明快的當代形體。如同蒲添生所言,「人生就像花朵,每朵都有她綻放的姿態與表情。」
蒲宜君 油畫技電動床法結合捏塑手感
蒲宜君1998年於英國肯特藝術暨設計學院畢業,2001年獲台陽美展雕塑類銀牌獎,2010年以《小舞者系列之1》入選法國巴黎秋季沙龍,之後曾多次入選法國巴黎秋季沙龍,今年以《玫瑰系列之3–化為枝枒》作品,第六次入選法國巴黎秋季沙龍。該作品以玫瑰的刺化為枝枒,半抽象的人物造型宛如一棵樹,枝枒代表生命的重生與希望,枝枒就像通往雲的階梯,意境深遠。
王丕德說,本次展覽首次完整展出蒲宜君六次入選法國沙龍的雕塑作品,其中《旅人系列》以觸感展現生命質地的真實情感與神祕感,各式各樣的人物軀殼形貌,呈現出多樣性的皺摺與紋理,共同詮釋著人類永恆的孤獨課題。而《小宇宙系列》則呈現人在宇宙空間繁華散盡後的孤寂感,觀者得以目睹藝術家將心靈世界具象化的小宇宙,宛若能觸摸的短詩。
王丕德認為,蒲宜君發揮雕塑金屬表面肌理與質感的自由度,作品充滿著當代性與纖細的文學氣質。雕塑帶有觸感與質感的豐富變化,成為感性與哲思油漆工程報價的表現,貼進現代人心靈深處,容易引起共鳴。
蒲氏三人在創作上一路耕耘,由蒲添生、蒲浩明至蒲宜君,各自發展出獨特的藝術語彙,連續三代獲得法國沙龍的肯定,實為台灣藝壇之光。C7014CE2E9C2D1F3
- Oct 20 Thu 2016 16:36
蒲添生三代雕塑聯展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